褓姆如何跟父母溝通
台灣兒童發展協會理事長--張明慧
作為一個專業的嬰幼兒照顧者,面對孩子的問題自然有一套。但是,在實際工作的時候,專業的保母除了要對孩子有一套之外,還要與孩子的父母做溝通與分享,才能愉快的和寶寶一起工作,並且得到父母的支持與肯定。
溝通是良好關係的基石,有時間做討論與分享,溝通一下對孩子的各方面狀況以及發展,聽聽父母的看法,也說說自己的想法,不但可以增進關係,也可以讓父母了解保母的做法。保母也可以透過這些討論,清楚知道父母的想法與需求,進一步的將自己的專業介紹給家長,討論對於寶寶的照顧、協助,達成共識,找出雙方都覺得妥善的方式,對於大人們來說,是個愉快的經驗,對於寶寶的成長當然是加分又加分。進行溝通的時候,有幾個部分是需要注意的。
第一個要注意的是選擇談話的時間。
避免在趕著上班或是趕著要做一些事的時候,跟父母進行溝通,這時候父母因為有時間壓力,沒辦法好好的聽你想說的話,也會沒有時間思考該如何說話,是不好的溝通時機。另一個要避免的時間是寶寶哭鬧的時候,因為寶寶的哭聲會引發一些情緒反應,這時進行溝通效果不佳。總之,要選擇一個雙方都是輕鬆舒服的時間,才是溝通的良機。
若是選一個固定時間與家長進行溝通,是最理想的狀況,大家有一個默契,在固定的時間做一些討論,例如父母來接孩子的時候,可以討論一下寶寶最近的發展狀況及自己的處理方式,若是有需要較長時間的討論,則需要再另選時間。
第二個要注意的是清楚而明確的表達。
我常常發現一個狀況,很多保母的出發點是良善的、是好意的,可是往往因為沒說清楚,反而造成一些誤解與衝突。所謂的溝通是雙方針對一件事做意見的交換與討論,所以要能清楚的說出自己的想法,並且彼此理解對方的想法,才是有效的溝通,因此在跟父母溝通前,可以先寫下想討論的事,檢查一下自己的想法與說法,不要等跟父母講完話,才發現想說的事情沒說,或是沒有表達出自己想說的部分。
每個人的成長背景、學習過程、人格特質都有所不同,對於寶寶的照顧與成長都會有不同的看法,也會有不同的習俗與儀式,若是沒有適度的溝通,並且清楚的表達出來,常常是誤解的開端。
你知道嗎?但如果講話的口氣太強勢、太不注意到對方的感受,則對方聽起來,就會像是一種攻擊一樣,很不舒服,所以
第三個要注意的是溫和而開放的態度。
很多人告訴我,「我沒有那個意思,是他自己多想了」,不過說話的語氣、態度、臉上的表情若是沒有注意,常常也是誤會的開端。當然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,但是常常急於自己的想法被對方接受,或是溝通時出現困難,就會有不好的語氣或態度,以下的表達方式,提供作為參考
『其實,我滿贊同你的想法,那你覺得如果…….,你會怎麼處理? 』
『沒錯,我滿喜歡你的看法,這件事若是這麼做,優點是…,不過可能要考慮…,』
『你說的很對,可以說的更清楚一些嗎?……』
用贊同的態度來說話,尊重父母的意見但是清楚表達想法,藉由良性的互動不但溝通順利,更能達到親職教育的目標,專業也能展現出來,是各位在工作時要常常注意的部分。
溝通是看似簡單卻需要努力的事,適度的調整自己說話的方式,練習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,尊重並支持對方的想法,透過討論、分析來達到雙方都能接受的狀況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,不過只要開始練習,就可以感受到良性互動的魅力,不只可以用在工作上,用在自己的家人、朋友、子女,不但溝通良好,更可以促進彼此的感情與親密感,今天就開始試一試吧!
留言列表